1、判断题 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新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②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③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④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 ]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
——《世界经济通史》
材料二?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施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负,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1)1933年5月美国通过《紧急救济法令》的背景是什么?(2分)概括材料一中有关社会保障的措施。(4分)
(2)请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后发达国家所实行的社会福利制度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8分)
(3)请联系上述材料,谈谈保障我国人民福利的想法。(2分)
3、判断题 列宁在总结十月革命意义的时候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其中“不同的方法”是指
A.发布《四月提纲》
B.两个政权并存
C.宣布退出一战
D.建立苏维埃政权
4、判断题 下图分别为中国和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A.战争的影响
B.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C.“左”倾思想的影响
D.走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影响
5、判断题 “苏联的建立,一方面,固然是对马克思主义有关共产主义学说的一种超越,但是这种超越或者突破,并涌在现实中同时产生同样的超越……”它“不能在现实中同时产生同样的超越”的是(?)
A.政治制度
B.生产力
C.思想观念
D.风俗习惯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