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剑桥。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 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 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历史学者读到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A.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
B.用提升其子孙的爵位来削弱封国实力
C.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
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境国梁国迅速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汉景帝将梁孝王的五位儿子“通通提升为王”,避免其中一个儿子拥有梁国而强大,目的是削弱封国实力,故答案是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人说:“(中国古代)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你认为正确的
甲同学: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
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成为此后历朝主要的选官制度
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制的形成
[? ]
A.甲乙对,丙丁错
B.甲乙错,丙丁对
C.甲丙对,乙丁错
D.乙丙对,甲丁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唐朝的中央机构中,负责审议的机构是?
[?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吏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这是因为 ①打破了世家大族把持仕途的状况,有效地抑制了腐朽的士族 ②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③把读书、考试、选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封建官员的文化素质 ④把选才和任官的权力从地方豪门收归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度的重要积极意义的识记。关于科举制度的进步意义教材上有明确的表述即: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了政权,“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主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由上述可知D项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