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注:“+”为顺差,“-”为逆差)
下列选项中,对该表格作出正确解读的是
[? ]
A.1950年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总额超过了与西欧的贸易总额
B.1960年美国与西欧间贸易顺差加大和欧共体的成立有关
C.1970年美、日贸易逆差加大与日本实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有关
D.1973年美国对日本、两欧的贸易逆差扩大说明美国经济的崩溃
2、选择题 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确认,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罗斯福新政直接有利于防止上述情景出现的措施有:
①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
②保障工人的一些基本权利?
③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
④实施《社会保障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判断题 (14分)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我国雅安发生7级地震,全国迅速救援。阅读下列救灾、减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保障救灾措施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纳输,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救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特点。(2分)
材料二?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为解决大量工人失业的现象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历史意义。(4分)罗斯福新政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既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摘自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4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何认识。(2分)
4、判断题 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是1929至1933年“大萧条”以来华尔街遭遇的最严重危机。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试说明1929年~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4分)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在社会福利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材料一? 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此次峰会发表宣言,强调与会国家决心加强合作,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各国领导人重申了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的原则。?——《新华网》
(2)依据材料一,指出国际社会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举措。(2分)
材料二? 2008年11月5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2008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纵观这些措施,一方面通过扩大内需来提高我国抗击金融危机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快民生工程等措施,促进经济较快增长。?——《新浪网》
(3)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有何特点?(2分)
5、判断题 20世纪20年代美国国民收入的l/3被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攫取,有60%的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活,还有2l%的家庭生活在贫困之中,社会购买力不断降低。这种情况是由
[? ]
A.美国政府的政策导致的
B.自由资本主义本身导致的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导致的
D.垄断资本主义本身造成的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