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有关材料中的“他的经济改革”不正确的是
A.以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B.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C.地方权力有所扩大
D.推行“新经济体制”,以工业改革为重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可以看出这是赫鲁晓夫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突破口,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地方权力也有所扩大。因此ABC均正确。D项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因此排除。
考点: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苏联建立了斯大林体制,其特点是高度集中。在一定的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其弊端也是日益明显,僵化的色彩越来越严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等纷纷进行改革,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对于三者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联共(布)“十五大”提出总方针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与农业集体化同时展开
D.到1937年基本实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37年苏联“二五”计划完成后,工业生产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工业化基本实现。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的措施有?(?)
A.国营企业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B.国家政权与私人资本合作
C.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D.加快实行农业集体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 ]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实施新经济政策 ?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
D.进行工业化建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观察下列图片(12分)

请回答:
(1)上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思考?(6分)
(2)列宁曾经论述过“战争引起革命”和“革命制止战争”的观点。你认为这一观点是否合理?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加以说明。(6分)
参考答案:
(1)现象:一战过程中,飞机用于战争,毒气战在战争中被采用,坦克等新式武器投入使用。(3分)
思考: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为战争奠定了物质与技术基础,也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3分)
(2)列宁的观点是合理的。(2分)首先,一战带来了交战国的经济政治危机,必然发生革命运动。如俄国的二月革命、俄国的十月革命等。其次,革命使倾向于战争的统治集团瓦解,起到了制止战争的作用。如十月革命推翻俄国临时政府,苏俄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4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现象依据图文信息来表述即可,如一战中,飞机用于战争,毒气战在战争中被采用,坦克等新式武器投入使用;第二小问思考可从科技进步为战争服务,从而使战争更加残酷的角度来思考。
(2)这一观点是合理的,依据俄国十月革命的史实来分析说明即可;如一战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引发了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意味着革命使倾向于战争的统治集团瓦解,起到了制止战争的作用,所以列宁的观点是合理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