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酒器牛尊,牛鼻上穿有环。由此可推断出当时社会 (?)

A.人们酗酒成风
B.牛的数量很多
C.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
D.青铜器均以牛为造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山西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酒器牛尊,牛鼻上穿有环,不难说明当时存在牛耕,ABD的说法无法从图片找到依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关于农业生产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进入文明时代之初,人们的主要农业生产工具还是木石材料制作的?②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使我国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完善?③春秋战国时期,农具逐渐取代了过去的木石工具?④曲辕犁是我国宋代发明的新式农业工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曲辕犁是我国唐代在长江下游出现的,其发明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安徽人杰地灵,历代人才辈出。下表据《安徽历史名人词典》统计,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时期
| 先秦
| 秦汉魏晋南北朝
| 隋唐五代
| 宋元
| 明清
|
人才数
| 3
| 55
| 34(隋3,唐19,五代12)
| 186
| 536
|
A.隋唐五代人才少于秦汉魏晋南北朝说明经济重心未开始南移
B.五代时期人才数量多于隋朝反映了乱世比盛世更易造就人才
C.明清时期人才数量最多反映了封建社会仍处于高度发展阶段
D.人才数量总体不断增长反映了安徽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隋唐时期尤其唐朝安之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故A项错误;乱世比盛世更易造就人才说法不妥,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已经走向衰落,故C项错误;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人才数量总体不断增长反映了安徽地区社会经济总体不断发展,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某一学校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列出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职业结构,见下表。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的时间、地点是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关中地区
D.明代江南地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读《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
①农业税相对稳定?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③商品经济发展?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在上表中没有反映这种关系,因此 ④不选,正确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