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宗法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天”是指
A.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B.表现自然现象的天道
C.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C.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据学者统计,20世纪二三十年代,婚俗在教育发达地区已改变很大,如集体婚礼、西式婚礼等, 但即便在大城市,丧葬旧俗依然盛行,如丧事披麻戴孝,期内不洗脸、不洗衣服等,南北各地均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
A.传统忠孝礼节观念根深蒂固
B.年轻人与年长者观念不一
C.资本主义城市经济不够发达
D.西方教育影响的地域差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题目“20世纪二三十年代,婚俗在教育发达地区已改变很大,如集体婚礼、西式婚礼等, 但即便在大城市,丧葬旧俗依然盛行,如丧事披麻戴孝,期内不洗脸、不洗衣服等”说明虽然集体婚礼、西式婚礼等有所出现,但是传统的观念、风俗仍然根深蒂固。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描述了官场的一种现象,文官凭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结成小集团。有学者概括称之为“姻谊”“乡谊”“年谊”等。其中的“年谊”是指(? )
A.同年出生的举人或进士
B.同年为官的各级官员
C.同年考中的举人或进士
D.同乡的举人或进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新中国落实
A.捍卫和平与主权的“一边倒”外交方针
B.“一边倒”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阵营,“另起炉灶”是不承认国民党的屈辱的外交关系,主张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新的外交关系,故B项正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故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C.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D.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体现的是民贵君轻思想,虽然也能体现出仁政思想,但说的不是天与人的关系,而是体现的君与民的关系,并且该观点是孟子的,不是董仲舒的观点,所以排除A项。B项体现的是君权神授,所以排除。D项的内容是荀子的观点,所以排除D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