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秦朝时期,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的是
A.太尉
B.御史大夫
C.丞相
D.郡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与演变的简要进程
阶段
| 演变
|
萌芽于战国
| (1)理论:韩非子中央集权的理论 (2)实践: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
|
建立于秦朝
| (1)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 (2)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 (3)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
巩固于西汉
| (1)实行刺史制度 (2)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完善于隋唐
| (1)实行三省六部制 (2)创立和完善科举制 (3)调整和健全府兵制
|
加强于北宋
| (1)解除禁军将领的调兵权,立更戍法;建立禁军 (2)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政、军、财权;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
新发展于元朝
| (1)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行省制度
|
空前强化于明清
| (1)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三司分权;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等 (2)清朝前期:设南书房
|
衰败于晚清
| (1)国门洞开,政治、经济主权沦丧 (2)鸦片战争后,新的经济成分出现
|
材料二 近代中国各种力量对近代民主政治的探索及其曲折历程
阶级(或政党)
| 探索活动
|
农民阶级
| 《资政新篇》主张听取社会舆论,由公众选举官吏
|
资产阶级
| (1)康梁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但由于顽固势力的阻挠而失败 (2)民主共和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袁世凯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复辟帝制;蒋介石实行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使共和政体有名无实
|
中国共产党
| (1)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提出“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中共“七大”,毛泽东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
(1)根据材料一,归纳历代统治者在哪些领域维护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6分)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晚清走向衰败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民主政治探索的特点,并对这一时期的探索结果作简要评析。(6分)
参考答案:(1)领域:中央行政机构调整、改革,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地方行政机构调整、改革,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加强对人们思想的控制。(6分)
(2)衰败的原因:西方列强入侵,统治危机加剧;资产阶级改革和人民革命的打击;封建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诞生及其力量的壮大。(6分,答出3点即可)
(3)特点:探索的阶级、阶层具有广泛性;民主与专制斗争激烈,民主化进程艰难。(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评析:初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有利于经济发展;由于帝国主义、封建落后势力的存在,民主思想不发达等原因,近代民主制度尚不能真正实施,其成果有限。(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通过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与演变的简要进程的观察不难发现,历代统治者主要是在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加强中央权力、削弱地方权力、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加强等等领域维护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国家的统一、政治局势的稳定当然起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古代的历史时期这样去做并不能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2)晚晴就是指鸦片战争之后的清政府时期,在做题时首先必须明确这一独特的历史概念,然后才能做对此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晚清走向衰败的原因主要包括西方列强入侵,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资产阶级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沉重打击,封建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诞生、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成立以及其力量的壮大都会导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晚清走向衰败。
(3)近代中国民主政治探索的特点主要是指探索的阶级、探索的阶层具有广泛性,既有农民阶级的探索,又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又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探索,并且民主与专制斗争异常激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民主化进程也是异常的艰难。至于这一时期的探索结果作简要评析主要从积极方面和不足方面两个方面都要做出相应的论述。积极方面主要是指初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不足方面是指毕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民主思想不发达等原因,近代民主制度尚不能真正实施,其成果其实也是及其有限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历代统治者维护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领域;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近代中国民主政治探索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古希腊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主要指的是古希腊的
A.民主制度
B.戏剧
C.哲学
D.神话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海国图志》是中国第一部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的著作,但在当时的中国此书的印数不超过一千,后被列为禁书。但在后来的日本此书被翻印几十万册,成为当时日本学习西方的启蒙读物。据此,我们在分析此书的历史影响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①分析书籍的内容?
②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③书籍的印数与读者的数量范围?
④书籍的知识缺陷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海国图志》全面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由于当时闭关锁国,其内容在中国并没有引起重视,甚至受到敌视。但是此书在日本印数巨多,影响较大,在几乎处于相同历史背景的日本为何受到如此重视?真是值得我们深思。通过以上解析,可以看出①②③都是我们要关注的。故选C。我们分析《海国图志》主要是分析该书的积极意义,因此④错误。
考点:《海国图志》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该书在当时的进步意义以及在中日两国对待该书态度不同的原因。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开眼看世界思潮、洋务运动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从下面地图中提取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①黄河流域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中心
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③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④分封制造成了周初分裂割据的局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