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小说中,不是以历史故事为素材的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三国演义》是以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故事为素材的;《水浒传》是以宋代梁山泊的历史故事为素材的;《西游记》是以唐代玄奘西游的历史故事为素材的;只有《红楼梦》完全是虚构的故事。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对印度经济发展的正确评价是
A.逐渐高速发展的国家
B.推行国营经济发展战略
C.科学技术方面成就突出
D.粮食尚不能自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课本的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加尔文说:“我们把上帝的永恒的判决称之为预定。上帝根据这一判决,决定每一个人应该变成怎样。因为我们不是在同一状况下被创造出来的。有些人注定得到永生,另一些人却要永远罚入地狱。”这一思想
A.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
B.否定了对教皇的盲从
C.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D.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体现的是加尔文的预定论的思想。预定论认为,每一个人一出生,就已经定下是否是上帝选民和弃民。只有在人生中获得成功,才能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从而为人们的发财致富进行了辩护,符合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否定了对教皇的盲从。故选B。A项错误,应该为古希腊时期;C项错误,和近代科学关系不大;D项错误,宗教改革并未上升到反对封建制度的高度。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宗教改革是西欧16世纪的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以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改革为代表。它打击了教皇的权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的解放,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宗教改革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宗教改革的背景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1953年国家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各项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积累了重工业建设经验?②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④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①正确;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仅用一个五年计划还不能实现国家工业化,③错误;一五计划期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正确;1965年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④错误。故选A。
考点:一五计划
点评:一五计划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计划,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了一五计划的主要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新中国工业化的开端。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三大改造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李鸿章、郑观应的主张有利于经济近代化;章太炎的主张有利于政治近代化;梁启超的主张有利于政治、思想近代化,因此ABD都不是共同点。材料中的人物虽然主张不一样,涉及领域也不一样,但是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故选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