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B.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未完成革命任务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关键是正确理解辛亥革命之“花”“果实”的含义各是什么,“花”应指革命的暂时成果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果实”应指革命的最终目标即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故选C。A项错误,南京临时政府虽然困难,但并未解散;B项错误,孙中山并未出走海外;D项错误,孙中山辞职是因为要把权力让给袁世凯,并非立宪派和旧官僚的逼迫。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辛亥革命是在中国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资产阶级领导发动的一场革命运动,以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颁布了约法。但是,三民主义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内容,也没有深入的发动群众起来革命,致使革命运动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最终失败,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未发生改变。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A.殷墟刑具陶俑
B.牛耕图
C.甲骨文
D.铁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殷墟戴刑具陶俑无法看出耕作情况,属于陪葬品,物品陪葬代替了人的陪葬;铁犁牛耕在春秋以后;铁犁出现在战国时期。因此ABD均错。甲骨文中体现的是井田制,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实行大规模的集体协作生产。故选C
考点: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
点评: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采用大规模协作的方式生产。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井田制的发展历程、小农经济的产生、耕作方式的变化等。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芸芸。……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机梭声札札,牛驴走芸芸”可知其描绘的是自然经济,①对。而“有财不行商……家家守村业”则反映了对农业的重视,对商业轻视,②对。题干没有涉及家庭手工业和商品流通之间的关系,排除③,答案B。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诗的主旨意思,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关于汉代生产技术改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牛耕普及全国
B.曲柄锄和大镰出现
C.以水力作动力鼓风冶铁
D.首创粉彩瓷器工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中国近代史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