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四届三中全会
2、判断题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不发愁”。与这首民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三大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十年“文革”
3、判断题 下面两幅新闻图片所报道的事实,哪一幅是虚假的?哪一幅是真实的?反映出当年中国出现了什么重大失误?

图1 1958年《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

图2 1958年居民将家中的铁制用具送去炼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
材料二: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
请回答: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邓小平为什么说特区姓“社”不姓“资”?
(2)这一思想又是怎样在十四大、十五大上进一步进行阐述的?
5、判断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青岛也变得更加繁荣和美丽。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青岛、厦门、上海浦东和新疆、伊宁等四个城市(地区)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应是
[? ]
A.青岛、厦门、上海浦东、伊宁 ?
B.上海浦东、厦门、青岛、伊宁 ?
C.厦门、青岛、上海浦东、伊宁 ?
D.厦门、上海浦东、青岛、伊宁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