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
A.罗马共和国建立
B.公民法出台
C.《十二铜表法》发表
D.万民法颁布
2、选择题 汉武帝时期,为了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的制度是指
A.征辟制
B.察举制
C.军功爵制度
D.科举制
3、综合题 (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1)据材料一概括三代与秦在任用官员方面的区别,并由此分析职业官僚制度形成的历史进步性。(10分)
(2)据材料二,说明明代科举考试与唐宋的主要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影响?(10分)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 职位
| 基本职权
|
明中叶后
| 内阁首辅
|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 军机大臣
|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8分)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6分)
5、综合题 著名史学家钱穆曾说,我们中国人是政治的天才,“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败。直到今天,我们得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 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请回答:(1)请举一二例“优良的政治制度”,并说明它们是怎样“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的?(6分)
(2)概要指出所举政治制度中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内容,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