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考点预测(2018年押题版)(十)
2018-10-01 07:09:16
【 大 中 小】
1、判断题 下列与民族问题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拉美独立运动彻底铲除了封建主义 B.一战中塞尔维亚的参战具有民族解放性质 C.提拉克的激进主张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方向 D.民族成分单一是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的最大优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拉美独立运动彻底铲除了封建主义”说法错误,美洲没有建立过封建社会,应为摆脱殖民主义;“提拉克的激进主张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方向”说法错误,应为甘地的温和的主张;“民族成分单一是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的最大优势”说法错误,应为经济的增强是最大优势;“一战中塞尔维亚的参战具有民族解放性质”说法正确,一战虽总体上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但是塞尔维亚参战却有民族解放性质。 点评:此题考查的比较宽泛,需要对相关知识点都要有所了解。民族解放运动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被压迫国家一直追求的运动,凡涉及此问题的国家需要多关注。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德国卓越的天才战略家施里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德国制订了“施里芬计划”。该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注重以发展科技赢得战争 B.强调集中兵力和速战速决 C.充分重视与盟友的合作关系 D.侧重挖掘各兵种作战潜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施里芬计划”,战争爆发后,首先要在西线集中兵力,先占领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争取速战速决,然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这个作战计划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强调集中兵力作战,强调速战速决。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它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9—12题。 小题1: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使这两次世界性大战得以发生的因素是: ①少数大国争夺世界霸权 ②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发生变化 ③军国主义政策的推行 ④由于科技进步,制造出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现代交通、通讯工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小题2:右图是二战期间的一位盟国领导人,如果请你为他配上画外音,你会选择下列的哪句台词:
 A.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演说和多数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只能用铁和血来解决; B.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C.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 建议你们安心地睡觉吧 D.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我没有什么奉献给大家的,只有热血、汗水与辛劳。”
| 小题3:下列二战期间通过的文件中,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签字的有: ①《联合国国家宣言》?②《开罗宣言》? ③《雅尔塔协定》? ?④《波茨坦公告》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小题4:江泽民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也最为珍贵。”以下哪些是二战留下的最为珍贵的“历史启迪”: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②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④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图5为历史上某次战争的形势图。该图所示战局的时间是

A.1812年
B.1914年
C.1918年
D.1941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图上奥匈帝国告诉了我们时间在一战期间,选项BC符合,但图中阴影部分原属俄国范围,现为德国占领,依据所学知识,十月革命胜利时,苏维埃俄国迫切需要退出战争赢得和平,1918年3月,苏俄政府在布列斯特与德国签订和约,规定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的一部分属德军占领,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一战中,戴防毒面具的英国士兵》照片,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这一事件最早发生在凡尔登战役中
B.说明先进武器对一战的结局有着决定作用
C.表明一战对人类的危害非常巨大
D.英国科学技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和分析图片的能力。由图片及题干可知是“一战中,戴防毒面具的英国士兵”,1915年4月22日,德军在战争中首次使用了化学毒气,故排除A;BD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