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以来史学界关于冷战起源的问题有不同的观点。以竺培芬为代表的史学家认为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者。造成冷战紧张局势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以沈志恩为代笔的史学家认为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 并非美国单方面对苏联发动的。冷战并非美国独家制造,而是“美苏共振互动所致”。
根据材料一,用史实对其中任意一派的史学观点进行论述。(要求:史实准确,论述条理,史论结合。)(5分)
材料二?冷战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一种二元两极世界体系结构。所谓“二元”,是指这一阶段的世界发生了横向的结构性分裂。这种分裂与此前(16世纪以来)发生的纵向的发展性断层不同,它不是人类文明进化中因现代化进程的时序差异而自然形成的梯次结构,而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
——《冷战史研究:后冷战时代的历史之鉴》
(2)根据材料二,“纵向发展性断层” 和“横向的结构性分裂”分别指什么?(4分)
材料三?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冷战的最终作用是一体化而不是非一体化,虽然它造成东西方深刻的分裂,但是这种分裂却为西方内部的一体化整合服务,同时促进第三世界融入第一世界,并且可能潜在的为冷战后形成单一的全球化体系做出了贡献。
请回答: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则材料都采用了哪种相同的历史评价方法对冷战进行评价?请结合史实评价冷战。(3分)
2、判断题 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积弊
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
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
D.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3、判断题 揭开美苏“冷战”序幕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D.德国的分裂
4、判断题 下列关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领导建立的军事政治组织?②它的建立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③它的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④两极格局瓦解后其规模逐渐缩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二战的损失和冷战的压力曾一度使西欧依靠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美苏对峙削弱了实力 ②世界两极格局解体
③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 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来源:91 考试网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