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巩固(2018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黄宗羲”、“工、商皆民生之本”等,本题实际上考查明清之际儒学批判思潮的相关内容——黄宗羲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明显不正确,直接排除;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生、发展的;D项表述本身错误,不符合史实,明清统治者统治者的经济政策仍是“重农抑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推动了黄宗羲思想上“工商皆本”的产生,即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有一次,街上有两个人吵架,甲骂乙:“尔无天理!”乙骂甲:“尔欺心!”王阳明听后对弟子们说:你们好好听听,这是在讲学呢!弟子不明白,认为不过是相骂而已。王阳明解释说:他们讲“天理”“欺心”这不是讲学是什么呢?这一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心学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他们讲“天理”“欺心”这不是讲学是什么呢?反映了宋明理学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理论的大众化,故选A。其他选项与材料无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心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哪项是孟子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 )
A.“为政以德”
B.“节用而爱人”
C.关心爱护百姓
D.人民比国君重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唐后期的韩愈把经学家们一直不太重视的《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专门抽出来,作为载道的重要经典详加注释,大力宣扬其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到宋代更把修齐治平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并且把《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成为儒家原始经典中的经典。上述材料典型地表明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
A.认为“心”在理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B.将纲常伦理注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C.积极应对佛道之学对儒学带来的挑战
D.面临着如何创立儒学新体系的时代课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大力宣扬其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到宋代更把修齐治平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上”,材料着重论述伦理道德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突出儒学的社会功能,反映了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试图构建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因此选择D。AB材料没有体现,C是理学形成的背景,与题意无关。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三教合一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主体思想源于 ( )
A.对儒家经典的新阐释
B.阴阳五行学说
C.法家思想
D.道家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