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地方自治改革并没有触动原来的政府机构,只是在它之外又增加了一套机构。政府当局与城市杜马之间的摩擦和冲突时有发生。大部分省长继续把自己当做“全省的主人”,不尊重城市杜马的权利。
材料二

托尔斯泰小说《复活》中的插图:法庭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
(2)两则材料所反映的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3)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中,最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条款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 ?
参考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政治体制改革后城市和地方的实际权力仍控制在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手里。材料二反映了司法制度改革后农民仍受到不公正待遇。
(2)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司法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废除原来按照等级进行审理的制度;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3)农民从法律上成了自由人。主要依据: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明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统计表

材料三 臭名昭彰的“解放”,事实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
请回答:
(1)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二一九法令”,概述其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一九法令”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主要内容: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民获得解放时,可赎买获得一定土地(份地);农民受村社管理。
(2)影响:农奴获得解放,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或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并且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俄国经济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史学界普遍认为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主要体现在
①专制政体趋于瓦解
②积累了资金
③解放了劳动力
④结束了国内割据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演说
材料二?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2分)
(2)根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2分)
(3)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和实质。(4分)
参考答案:(1)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2分)
(2)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的人;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2分)
(3)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2分)
(4)影响: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3分)
实质:对农民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掠夺。(1分)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相关考查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第一问概括回答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解放农民的目的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第二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抓住“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赎买了土地”。不难概括出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的变化,即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的人;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
第三问根据材料提炼信息。“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不肯缴代役金”,“拒绝服役”等,说明了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
第四问改革的影响从进步性与局限性来回答。进步性: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实质:仍然是对农民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我不要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为此,“我”能做的是?
[? ]
A.解放农奴,不给土地
B.解放农奴,分给份地
C.强化农奴制巩固统治
D.效法西欧,发展工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