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线测试(2018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汉代孝廉察举员额分配的变化。北方、西北及东北边郡,尽管人口少、经济不发达,但面临周边民族内进的严重压力,这些地区局势的稳定关系到国家安危,推举官吏的名额的适当的调整,有利于边地安定,增强边地对国家的向心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 B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西周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概念的熟练掌握。此题考查分封制的目的,由教材知识可知是为了巩固政权,众诸侯拱卫周室,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又能开拓疆土。A项不是削弱贵族而是加强。B项不是主要目的。D项并不排斥异姓诸侯,只是同性诸侯比例较大。故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记》
材料二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弄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什么?秦始皇的意见如何?他又是如何落到实处的?(5分)
(2)材料二,宋太祖听了赵普的分析后,是如何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的?(3分)
(3)材料三反映了宋初的改革带来了什么弊端?(2分)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秦宋王朝改革的相似点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争论的焦点问题是分封制的存废问题;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废除分封制;秦始皇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作为地方行政制度。(5分)
(2)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把大部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3分)
(3)宋初的改革影响了地方政府工作效率,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2分)
(4)相似点是把地方兵权收归中央,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2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争论的焦点从材料一中“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和“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置诸侯不便”的信息可得出争论的焦点问题是分封制的存废问题;第二小问意见从“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废除分封制;第三小问结合所学从秦统一后的措施来分析可得出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作为地方行政制度。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二可知宋初面临的问题是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答出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即可,如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把大部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材料三中“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来分析北宋集权的措施产生的消极影响来分析即可,如宋初的改革影响了地方政府工作效率,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改革的相同点从“又复立国,是树兵也”“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信息可归纳出把地方兵权收归中央;根本目的联系所学知识可得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集权的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古罗马最早的成文法是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古罗马最早的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制时期创立。故选A。B项是适用于公民内部法律的统称;C项是在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对被统治区的人口也同样施以公民法的权利,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D项是依据自然精神和理性的原则制定法律的体系,是一种法制的原则,并非是特定的法律文件。
考点:《十二铜表法》
点评: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民法为主要的内容,主要是维护贵族的利益,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平民的要求,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与此相关的知识如《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罗马法发展的完备阶段。此外,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也要准确的记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清代负有西藏地方管理之责的有
①驻藏大臣?
②达赖喇嘛?
③班禅?
④理藩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式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从基本史实中提炼和归纳有效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题《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