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特训(2018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A说法是正确的,秦朝使用的是小篆;B也是正确的,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才称为皇帝的,公元前228年还没有统一;C说法是错误的,秦朝实行郡县制,不可能赐给张某封地;D说法也是正确的,公元前219年已经统一六国。因此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元政府设置的行省一般不以自然屏障为边界,如将汉中地区划入陕西,将徐州划归江淮,人为割裂自然经济区。其主要原因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行省一般不以自然屏障为边界,如将汉中地区划入陕西,将徐州划归江淮,人为割裂自然经济区”的信息明显是分割地方割据势力的天然屏障,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本题选择C项。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元朝行省制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从下面地图中提取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①黄河流域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中心
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③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④分封制造成了周初分裂割据的局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要求选择三个或者四个选项,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分封制在周朝前期扩大了周的疆域,巩固了周的统治,所以排除④,答案选择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有史学家评论说:“隋唐时期……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皇权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
B.政府拥有了一定的政务决策权
C.皇帝和政府共同决策政务
D.政府对皇帝专权有一定牵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材料说明政府拥有了一定的政务决策权,B正确,清朝设立军机处之后,皇权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A错误。三省六部制下,皇帝和政府共同决策政务 ,政府对皇帝专权有一定牵制,CD正确。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唐朝君主专制的演进·三省六部制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了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把这项事业继承下来,并推向前进。……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业得以奠定。
——张传玺《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三个阶段》
(1)用一句话概括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局面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汉时期如何推进中国政治“大一统”局面的发展。 (6分)
材料二:“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儒士与汉制),大新制作。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英总政务者日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在内者,则有寺,有监,有卫,有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宋廉《元史百官制》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初在政治制度设置上是如何传承与创新的?元朝的制度创新对“大一统”的中国有何积极意义?(10分)
参考答案:(1)影响: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或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成)。(2分)
西汉的推动:解决郡国并行制问题,逐步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在汉承秦制基础上,设置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稳固国家政权,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2点4分)
(2)传承:元朝中央政府的组织大都沿用宋制,中书省负责民政事务,枢密院负责军政事务;(2分)
创新:中央设置宣政院,对藏族地区实行管理。地方设置行省,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辖。(4分)
意义:宣政院的设置,标志着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在回答“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局面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一问时时,要抓住两点,一是“大一统”的局面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二是“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局面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就不难总结出答案是“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或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局面只能是奠定了基本格局,还不能最终定型。西汉时期推进中国政治“大一统”局面的发展的措施应该包括“解决郡国并行制问题;在汉承秦制基础上,设置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等常考的措施。
(2)在回答“元初在政治制度设置上是如何传承与创新的”这一问时,一是传承,就是继承了宋代的那些制度,继承了元朝中央政府的组织大都沿用宋制,中书省负责民政事务,枢密院负责军政事务;二是创新,元朝初期制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置上,所以不难总结出答案:中央设置宣政院,对藏族地区实行管理。地方设置行省,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辖。而至于“元朝的制度创新对“大一统”的中国的积极意义应该包括行省制度的意义和宣政院的设置上的两个方面的意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局面;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初在政治制度设置上的传承与创新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