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4分)东西方的民主政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到19世纪中期,英国民主政治制度有何变化?(6分)
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请阐述理由。(2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4分)
从中英两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2、判断题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中国被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外贸易逐渐兴盛?②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③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和市场?
④对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增强和近代化发展有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 “国之所以强者,政也,主所以尊者,权也”“明主之国,有贵臣,无重臣”“欲为其国,必伐其聚(打击结党拉派,聚议朝政者)”
——《韩非子》
材料二 ?建立任何一类制度的唯一办法……是成立一个君主政府,因为那里的人民的道德如此彻底败坏,以致法律无力去约束他们,这就有必要由一位皇族去建立具有完全的与绝对的某种最高权利,这个最高权力像野马口中带上‘口嚼’,才可以羁勒住它那过分的野心和严重的道德败坏……必须理解: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作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乎人遂,违反神道。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材料三?马克思曾经肯定马基雅维利(1469—1527年)及其后一些近代思想家在国家观上摆脱神学的束缚说,他们“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都是从理性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潘汉典《君主论》译序
回答:
(1)材料一的作者处在什么样的时代,材料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2)材料二的作者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当时的欧洲正在进行着一场什么样的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思想的共同点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马克思认为马基雅维利的思想的最大的进步意义在哪?这一进步思想韩非子具备吗?请举一列说明?
4、判断题 图为“上海-吴淞”铁路。1876年由怡和洋行承建,该铁路于1877年被中国政府购得后捣毁。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B.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
C.清政府推行“铁路国有”政策,维护中国铁路路权
D.清统治者思想愚昧保守,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5、判断题 历史上的名言警句是先人思想智慧的结晶,能给我们很多启迪。下列名言警句出现在宋元之际的是(? )
A.“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