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成普通侨民看待,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这体现的外交原则是?
[?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一边倒”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另起炉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始于
A.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权利
C.中美关系缓和
D.中苏关系好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注重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最主要是为了: 
A.维护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B.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C.推动国际经济合作
D.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注重同外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说到底是为了维护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A项符合题意,B C D三项是方式和措施而非目的。
点评:材料考查了新时期我国发展外交事业是重要意义和目的,一国的外交说到底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这一点是政治常识,有关政治学常识和原理运用也是我们觉得历史理论问题必备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99年9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上海发表演讲时说:“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非常重要。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摘自凌志军《交锋》) 基辛格这番讲话的真正意图是 
[? ]
A、高度赞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B、指出中美文化观念上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C、强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不可逆转 
D、认为美国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是不明智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初和80年代,中国曾分别掀起大规模学习俄语、英语的热潮。其共同原因是
①中国与该语言建交的推动 ②改革开放的需要 ③政府政策的作用 ④世界格局的影响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