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帮助美国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是苏联在国家出现严重困难进行改革的时候却使苏联走向了解体。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表现在?(?)
①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②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③提出对外政策的“新思维”
④主张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判断题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导致两极格局“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因素不包括
[? ]
A.欧洲共同体形成
B.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C.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世界多极化格局基本确立
3、判断题 有人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耳目一新的。上述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
4、判断题 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与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 ]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5、判断题 网文《简约世界现代史》中有这样一段话:丘吉尔说“铁幕盖地虎”;杜鲁门说“美国镇河妖”;马歇尔说“防共用钱砸”;叶利钦说“散了吧,散了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
②1947年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攻击苏联是极权国家,揭开了“冷战”序幕
③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复兴经济,稳定资本主义阵营
④1991年,“独联体”成立,苏联不复存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