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1993年初我国许多地方发生的“开发区热”、“房地产热”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房地产价格越炒越高,开而不发,大批良田荒芜。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说明
A.市场不是万能的
B.市场机制会带来一定的盲目性甚至破坏性
C.我们不必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D.这是市场机制存在的固有弱点和缺陷的表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时期经济政策的理解。由在1993年初我国许多地方发生的“开发区热”、“房地产热”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房地产价格越炒越高,开而不发,大批良田荒芜得知C项是错误的;我们要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其它是正确的。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而A、C均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探索,不合题意,排除;B准确地说在洋务运动时期就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与时间不合;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而在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的,从此我国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胆探索。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到21世纪初,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这主要表明我国
A.商品供求矛盾突出
B.政府放弃了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
C.商品价格完全市场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共“十四大”相对“十三大”的一个重大突破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D.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有关中共“十四大”的有关内容。中共“十四大”相对“十三大”的一个重大突破是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整个改革开放指明了新的方向。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指出:“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得很不适应。……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把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同时按乡建立乡党委,并根据生产的需要和群众的意愿逐步建立经济组织。”此通知出台的历史背景是
[?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C.基层民主的加强和扩大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