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取火之物,向用火石……光绪乙未、丙申之际,始改用火柴,俗称“自来火”,为欧洲输入品……洗面擦身之布,旧时多用土布……自毛巾盛行,即下至农家,亦皆用之……洗面去垢,曩日皆用本地所产之皂荚,自欧美肥皂行销中国后,遂无有皂荚者,计时之器,仅有日晷仪,用者亦不多,购买外洋钟表者尤为稀少,自轮船、火车通行,往来有一定时刻,钟表始盛行。
——民国《嘉定县续志风土志》
材料二: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
——《鲁迅全集》第一卷
材料三?国人的日常生活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8分)试分析原因(6分)。
(2)材料一中“自毛巾盛行,即下至农家,亦皆用之”的记载是否符当时的实际情况?(2分)试说明原因(4分)
(3)据材料简要分析说明我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后,在饮食结构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主要原因。(7分)
(4)结合三段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自近代以来,人们群众生活变化体现了怎样的特点?并简要谈谈你的认识。(6分)
2、判断题 二战后,英国著名学者汤因比晚年对全球性问题思考时说到:“要避免生物圈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枯竭等危险,依靠狭隘的政治国家是无能为力的,应该以整个地球的规模来克服它。今后的人类如果要免遭灭顶之灾,就要像中国人曾在他们的地域上建立‘世界国家’那样,建立全球性的‘世界国家’。”据此,下列观点不确切的是
[? ]
A.人类世界已结成为一个整体
B.主张建立一个全球性的“世界国家”
C.中华文明具有“天下一家”的“全球”的观点
D.只有依靠中华文明才能建立起“世界国家”
3、判断题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上海可能存在的近代经济成分有:①民族资本主义企业?②外国资本主义企业?③自然经济?④洋务派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判断题 下列对应关系连线不正确的?(?)
A.《南京条约》——协定关税
B.《天津条约》——允许内地传教
C.《马关条约》——免征内地税
D.《辛丑条约》——赔款以关税、茶税抵押
5、判断题 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下列观点与理学家的思想明显不符的是
A.“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正君心,立纪纲,亲贤臣,去小人”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