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6~1966年,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特点有
①以工业化为目标 ②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③以市场经济制度为保障 ④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1956~1966年,当然没有市场经济,所以凡是含③均是错误。所以本题答案选择B.①②④。另外,1956~1966年的确是以工业化为目标,的确是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却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从服务现实的角度出发考察老子的思想,对我们最有利用价值的部分是(?)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理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朴素辩证法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的要求“从服务现实的角度出发”,对今天的价值,可以判断出,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显然在今天是不符合要求的;B.小国寡民的理想,也与今天的时代发展相悖;C.唯物主义思想,也不符合,因为他的唯物思想属于朴素的唯物思想。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注意理解老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1912—1922年的十年间,荣氏兄弟新办的面粉厂和纱厂达到14家之多。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币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②群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等运动的推动
③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④辛亥革命和民国建立,为民族工业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解题技巧能力的培养。解答该题时把握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12—1922年”,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国民政府于1935年实行“币制改革”,故排除含①的选项即可做对该题。本题选C。
点评: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有:①辛亥革命的影响;②民国临时政府推行鼓励实业的政策;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6分)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法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密不可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法律是君主个人意志的体现,皇帝集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1)请回答:秦始皇所确立的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1分)该制度的核心又是什么?(1分)
材料二?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而第三次征服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2)材料二中的“法律”指的是罗马法它包括哪些内容?(2分)简述罗马法与近代法学之间的关系。(2分)
材料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材料三体现的主要思想是什么?(1分)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3分)
(4)该图所示的文献体现了哪两大原则?(2分)它的颁布又有什么意义?(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都无一例外地明确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不可动摇的宪法原则。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2分)
参考答案:(16分)
(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分)核心是皇权至上。(1分)
(2)公民法,自然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2分)
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2分)
(3)主权在民的思想。(1分)是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里程碑。(3分)
(4)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2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标志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2分)
(5)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 )
A.注重以人为本
B.重视研究社会现实
C.探究人与自然
D.重视人的前生未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所谓不知《春秋》 不能涉世”的含义是不熟知《春秋》的主要内容就不能步入社会投身于社会 ”。由此可知儒家思想注重研究社会现实,故选B。A项错误,中国古代的思想重民而不是重人,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C项错误,道家思想主要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项错误,是佛教的理论。
点评: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春秋时期有孔子创立,后世思想家不断地发展演化,使之不断地能够适应不断地发展的统治阶级的需要。儒家思想主张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是入世的态度,积极地研究社会现实。与此相关的道家思想也需要掌握,道家思想是出世的人生态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