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我国古代受科技水平和计时手段的限制,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其中“四更”与时钟的对应是
A.21点—23点
B.23点—1点
C.1点—3点
D.3点—5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始建于元代的中轴线是古都北京魅力的重要部分。从永定门一路向北,前门、正阳门、社稷坛、太庙、天安门、故宫、景山、钟鼓楼…… 北京的城市布局就是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中国古代这样的建筑理念反映了
A.自然经济将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儒家地位不断提高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建立中轴线,目的是为强调封建帝王的中心地位,正如中国之名,意为“世界中央之国”一样。A不对,自然经济解体是在近代鸦片战争以后;B不对,中国古代这样的建筑理念反映了政治制度的特点,而非经济繁荣;C不对,儒家主要是反映在思想领域,与题干无关
点评:本题要求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透过现象看本质。审题时不仅要掌握该材料的核心内容,更要读出隐藏在材料深层中的有效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古代韩非子主张法律应向全国公布,臣民必须遵守其“法制“思想的实质是
A.把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绳
B.用法律来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C.将法律作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D.用法制代替君主个人意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比较难。主要考察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是带有一定阶级性的,生活在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除国君外,不论贵贱,一律受法的约束,充分反映了韩非子“法制”思想的实质是封建国君统治人民治理天下的工具。故A、B、D三个选项表述均错误,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汉武帝实行采纳“独尊儒术”的主张,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
A.天人感应的思想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性善论的思想
D.大一统的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的关键是要领会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目的,即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大一统的思想正好符合了汉武帝建立统一大汉帝国的需要。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把量变引进数学,实现了数学转折的学者是
A.牛顿
B.笛卡尔
C.莱布尼茨
D.吉尔伯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主要考查数学科学家的贡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