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2年到1957年间,城市人口增加了大约30%,但是政府征集到的粮食几乎没有任何增加。增加农业税收以发展工业的苏联模式走进了死胡同。”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共中央?
A.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B.开展“反右倾”运动
C.开展“文化大革命”
D.作出“大跃进”的战略决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

——摘编自翁独《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等
(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5分)
(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10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每年春夏之交,位于德国西陲的亚琛城举世瞩目。因为此时,这座古老的帝王之都要向那些为欧洲事业做出贡献的人颁发“卡尔奖”。2002年“卡尔奖”第一次颁发给一个“理念”。这个“理念”就是欧元。这主要是因为欧元
A.代表了欧洲一体化的思维,加强了欧洲人的共同意识
B.欧元已完全成为广泛流通的世界货币
C.欧洲在政治上已经成为一个国家
D.欧元不再是由政府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 的是欧洲的一体化中欧元的诞生,它代表着欧洲一体化的思维,加强了欧洲人的共同意识,B中完全错误C在政治上没有成为一个国家D是政府颁发的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 ]
A.区域统一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洲协作的世界
D.欧俄均衡的世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读《1952—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项目 时间
  | 粮食
  | 棉花
  | 钢
  | 煤
  | 原油
  | 
1952年
  | 163亿吨
  | 1304万吨
  | 135万吨
  | 66亿吨
  | 44万吨
  | 
1956年
  | 192亿吨
  | 1445万吨
  | 447万吨
  | 110亿吨
  | 116万吨
  | 
?
下列说法与图表所反映出的信息符合的是?(?)
A.工、农业生产均衡发展?B.农村正在进行土地包产到户改革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成绩显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答时,首先把握1952—1956年我国的阶级发展特征,再通过数据比较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粮食与棉花属于农产品,钢、煤和原油属于工业产品,从数据上看,工业产品产量的增长率明显大于农产品。因此选D。其他三项都无法体现。
点评:1953——195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2)从现实的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3)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的速度都比较快。而社会主义苏联迅速工业化的经验中,也是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4)从各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