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 ]
A、强调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B、强调要争取和平环境
C、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国国情
D、号召我们加快建设步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这主要反映了
[? ]
A.中国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

A.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B.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C.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情况
D.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变化情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的把握。依据折线统计图可知,在1957年达到一个小高峰,之后迅速下滑,1962年后开始回升。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人口数量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在1957年到1962年是不断上升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在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是不断升高的,不会在1957年后迅速降低,并在1962年达到-5的情况。受到“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不断下降,到1962年开始调整,使之不断回升。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使之转变为新型的农业体制。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B.新型的农业体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D.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方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是依然是坚持土地共有的基础上的,并未改变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故选A。新型的农业体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因此BCD均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在保障土地公有的前提下,把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土地的所有权并未发生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 )
①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②对工业实行特殊优惠政策?③实施对外开放政策?④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首先得益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其次,对外开放政策,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也起了重要作用;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是城市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