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权益。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顾维钧发完言后,威尔逊和兰辛、势合乔治与贝尔福到中国代表团处表示祝贺,会议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中国声明受到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但是形势很快就起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说,如和会不同意日本对山东的要求,日本也要仿效意大利,退出和会,不加入国际联盟。原来不希望日本在远东势力过于强大的威尔逊为了保住国联计划,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在山东问题上向日本让步。4月22日,“三巨头”会议召中国代表到会,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可以看到现在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他们明确要求中国对日本做出让步。
材料二?美国在欧洲受挫,但它的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它的目光自然转向世界其他地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英俄矛盾一度是主要矛盾,战后美日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了。1919年11月,咯奇等美国参议员公开声明,其要点是“中国不以本国领土或沿海地之无论何处,割让或租借于无论何国”。“中国既赞同所称门户开放主义,并实行中华民国各地方,无有例外”。中国代表的表态得到了美国的赞许。
材料三? 1922年2月4日,中日签署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款》及《附件》。条约规定:“日本应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同时,中国政府亦声明胶州德国旧租借地全部开商埠,外国人在德国旧租借区既得权无论在德国租借时或日本军事占领时经合法、公道取得者,应尊重之。”
——摘自《国际关系史》
请同答:
①依据材料一指出山东问题的实质。(2分)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这一问题产生的过程。(3分)
②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对山东问题的变化的原因。(3分)
③对材料三中山东问题的方案,你如何看待?(2分)
④通过山东问题的产生及解决过程,你得出哪些认识?(1分)
2、判断题 在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法国称霸欧洲大陆
B.防止苏俄力量向西扩张
C.防止德国布尔什维克化
D.对德实行绥靖政策
3、判断题 下图展示了1919年6月28日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签订《对德和约》的情景和该条约的书影。对于该条约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法国收回了萨尔煤矿区②埋下了法德两国仇恨的种子③规定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 ④建立赔款委员会来确定德国应支付的赔款总数(?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判断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表明:
A.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打破
B.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建立
C.美国攫取了世界领导权
D.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有效体制形成
5、判断题 在20世纪初的德国,一位俄国人记录下了这样的情景:城市中心的广场上竖立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模型,在乐队的吹奏声中,模型被点上火,倒塌的墙垣发出隆隆的响声,教堂的钟楼和十字架歪歪斜斜跌落在地。可德国人却在鼓掌和喊叫。当最后一堵墙倒在火堆中时,乐队立即奏起德国国歌,人们的狂热已经无法控制了。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A.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泛滥
B.德国人憎恨俄国
C.俄国害怕德国挑衅
D.俄国人憎恨德国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