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 ]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2、判断题 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己。”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 ]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3、判断题 1901年1月,清廷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是指?
[?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4、判断题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列几位人物。
①——《海国图志》一书的作者
②——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③——著有《新学伪经考》
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⑤——《新青年》的创办者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五位代表人物代表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五个派别。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所代表的派别。编号②__________________;编号③______________;编号④__________________。(2) 分别概述编号①③④所代表派别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主要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编号②③④⑤所代表派别分别进行了怎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据材料暗藏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新思想萌发了,林、魏“新思想的萌发”之“新”的主要含义是
[? ]
A.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辱之道
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