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中所反映的现象能够出现的原因是?

19 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①工业革命的完成 ②殖民帝国的确立 ③交通运输工具的先进 ④拥有“世界工厂”的优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工业革命的完成为其提供的雄厚的工业基础;殖民帝国的确立为其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交通运输工具的先进为其海外贸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世界工厂”的优势为其向外输出商品提供了保障。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2:3,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B.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C.大量人口迁入殖民地
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工业革命
点评:工业革命引起生产领域的变化:(经济)
(1)生产力:工业革命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生产组织形式: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3)经济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4)社会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但也造成贫富差距,交通拥挤。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1912 年4 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使用电灯照明
B.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C.航线经过地中海
D.用电话与外界联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12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已接近尾声,当时的新科技成果已经有了电灯、电报、电话等,但在船上只能用电灯和电报,没有移动电话;电视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从英国到美国直接横渡大西洋即可,不必经过地中海,故选A
考点: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点评:关于第二次科技革命,还可以考查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区别:范围(一个和几个国家)、科学与技术(第二次紧密结合)、进程(德国、日本两次交叉进行)等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所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晚清政府的自救
B.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C.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工场到工厂”(工业革命)、“火烧圆明园”(殖民活动)、“洋务运动”(采用机器生产)、“逐渐缩小的世界”(全球化和世界市场)——体现的都是工业文明下世界的产物,故选D。
考点:工业文明的影响
点评:此题根据2009年山东高考文综试题改编而成,难度为易,考查用多点论据支撑一个论点的分析能力。可用排除法,也可根据各项直接确定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先后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是
A.英美法德
B.英法美德
C.英德美法
D.英德法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