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晚清世界历史教育教科书《万国历史》,有意删减或修改了原著中的某些词句,如将“以固人民之自由及平等之权利”删掉、将“法兰西革命”改为“法兰西变乱”、“革命时代”改为“旧学改革时代”等。晚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促使更多的人了解世界
B.压制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C.宣传救亡图存爱国理念
D.探索西方国家富强奥秘
2、判断题 从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开始,下列最能全面代表近代中国人民探索的历史主题的是
A.救亡图存
B.工业化
C.民主化
D.近代化
3、判断题 下列文艺作品、电影作品、戏剧作品出现于“双百”方针提出后的是?(?)
?
?
?
①图1?②图2?③图3?④图4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判断题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之相适应,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恩格斯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大变革在政治、经济方面有何表现?百家思想中最具有变革精神的是哪一家?(4分)
(2)材料二中恩格斯所说的“伟大人物”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在这些思想影响下,欧美爆发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请举一例。(4分)
(3)通过对材料的探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思想文化和政治经济之间有何关系。(3分)
5、判断题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
A.知德合一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穷理格物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