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曾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作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而言是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一世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
材料二 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
——普希金
材料三 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俄罗斯总统普京——这位当前受俄罗斯大部分民众拥戴的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1)为什么说彼得大帝的改革是不可避免的?
?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而言是巨大的痛苦”。
?
(3)列举一个彼得“强制性”改革的例子。
?
(4)材料一的说法反映了俄国历史的哪些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
(5)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普京为什么佩服彼得大帝?
?
参考答案:(1)彼得大帝的改革是时代的要求。17世纪末,西欧各国发展迅速,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其落后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2)彼得一世统治时期为打通朝向海洋的出海口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强迫农民服兵役等措施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对农民非常残暴,因此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而言是巨大的痛苦。(3)彼得一世强迫贵族子弟必须进学校或去国外学习,规定不毕业者不准结婚或进军队服役:不服从命令的,剥夺其特权。
(4)特点:崇尚武力、讲究近代化、对外扩张、成为欧洲强国。原因:彼得一世立志让俄国成为欧洲强国,积极引进西欧文明,允许企业使用农奴,进行对外战争。
(5)①彼得一世改革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使俄国成为欧洲强国。②改革推动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③改革促进了俄国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克里米亚战争反映的国际关系问题不包括?(?)
A.英法矛盾
B.俄奥矛盾
C.英俄矛盾
D.法俄矛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克里米亚战争的史实。1853到1856年,为争夺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控制,俄国与英法两国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李文忠公全书》
材料二?战争的失败,使俄国人又一次体会到自己同欧洲强国之间的差距。知识界、工商界甚至包括一些身居要职的官员,都纷纷起来指责影响工业化进程的封建农奴制度。在社会的巨大压力下,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这样,在俄罗斯施行了近五个世纪的农奴制被废除了。
继农奴制改革之后,沙皇政府又先后进行了地方机构、市政府、司法、军事等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867年之后,俄国从农奴制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大国崛起》解说词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俄两国改革的相同点。(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和农奴制改革对变革政治体制有何差异?试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思想、经济原因。(9分)
参考答案:
(1)相同:①原因:对外战争失败;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内忧外患);
②方式:都是封建统治者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③目的:摆脱危机,维护统治者的利益;
④内容:都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⑤影响:都促进了本国的近代化。(6分,答出三点即可)
(2)差异:洋务运动改革仅局限于工业、军队等“器物”层面;而俄国的改革则深入到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层面(上层建筑层面)。(3分)
原因:思想:洋务派坚持“中体西用”,封建观念根深蒂固;俄国地处欧洲,人们受启蒙思想影响,有一定的民主思想基础。(3分)
经济:改革前,俄国在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则产生于洋务运动兴起之后。(3分)
本题解析:(1)中俄两个改革的相同点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原因)、性质(方式)、内容(措施)、目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归纳即可。
(2)第一小问差异从两国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内容上进行分析,中国的洋务运动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因此洋务运动局限于器物层面;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俄国的改革则深入到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层面(上层建筑层面);第二小问思想因素可以从中国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和俄国受民主思想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经济因素可以从资本主义在中俄两国的发展状况来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和农奴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俄国农奴制于17 世纪中期正式确立
B、世纪中后期,农奴制扩展到乌克兰、波兰等地?
C、19 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还要为沙皇政府服兵役
D、俄国的国有公民不向国家缴纳赋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克里木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
B.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D.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成为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重要契机,答案选C,A B D也是其产生的重要影响但与C项相比略显次要。
点评: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政治上,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主要);②经济上,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差距很大;③社会矛盾方面,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和新思潮的涌动;④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本题的考查角度是④。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