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卷《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预测(2018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明末李贽提出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儒家思想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因此选C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6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突出反映了当前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有教无类”是指人人都应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力,这一思想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扩大教育对象范围的积极作用,A项儒家“仁爱”思想的作用,和“有教无类”无关,B项表述错误,D项是“因材施教”的内涵,故答案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理智、正义、节制、勇敢是“希腊四德”,仁、义、礼、智是“中国四德”,其共同点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是中国的“仁、义、礼、智”还是希腊的“理智、正义、节制、勇敢”都在强调注重人的修养。所以答案选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的人文精神·“希腊四德”与“中国四德”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
材料一 (东周)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一同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摒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东周)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西方在思想领域出现的现象,并分析两种文明朝着“各自不同方向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2)据材料二,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革新与发展”的表现是什么?与当时欧洲思想发展的相同之处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现象:百家争鸣和西方人文精神的萌发。(2分)原因:中国:宗法分封制瓦解;铁器牛耕使用,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西方: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工商业经济的发展。(4分)
(2)表现:明清时期出现早期启蒙性质的民主思想。(2分)相同之处: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都批判了君主专制。(2分)
本题解析:(1)由材料“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东周)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是同时产生的”可知,东周相当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而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古希腊出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考查两种文明发展不同方向的原因,也就是考查百家争鸣和古希腊当时的社会背景,即是中国:宗法分封制瓦解;铁器牛耕使用,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西方: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2)考查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革新与发展”的表现实际上考查的是在明清时期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即是明清时期出现早期启蒙性质的民主思想。考查明清时期与当时欧洲思想发展的相同之处实际上考查的是明清时期出现早期启蒙性质的民主思想的原因,即是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都批判了君主专制。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国的百家争鸣与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时期出现早期启蒙思想的原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时期与同一时期欧洲思想的比较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