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28年初,蒋介石重新上台的外部原因是
A.中共发动武装起义
B.日本威逼东北独立
C.国民政府财政困难
D.奉军大举南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首先要正确分析1927年蒋介石下台的原因,即蒋介石的主张与日本一致而与英美不合,反映出列强侵华之间的矛盾和新军阀之间的矛盾。奉军南下进攻威胁到新军阀利益,国民党新军阀只好暂时走向合作。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普军参谋总长毛奇曾说:“那是一场早已预见的战争,是一场经过精心准备并为现政府视为必要的战争,其目的不仅是为了领土扩张,而是为了普鲁土在德意志霸权的确立。”这场战争是指?
A.普奥对丹麦的战争
B.普法战争
C.普奥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材料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材料中“普鲁士在德意志霸权的确立”是解答此题的关健,当时德意志四分五裂,只有普鲁士和奥地利最强大。也就是说普鲁土要确立德意志的霸权地位,必须打败奥地利。所以这场战争是普法战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说一个经济从他起飞开始,他无非是树上结什么,他摘什么,地里埋什么,他挖什么,然后把它卖出去,维持自己的生计。这是最原始的一种结构。如果经济再往前走一点,他就可以把这些挖出来的、摘下来的、地里长出来的进行加工,再把它出售,这个时候,应该说他的总体经济就往前迈了一步。再往前走,他会加工别的国家的原料,他会利用别的国家的要素,来加工来自别的国家的原料,然后卖向世界市场,赚取他自己所需要的钱。如果经济再往前发展,事实上他已经没有什么商品再卖给你了,他可以卖给你制作商品的工艺,他可以卖给你制作商品的标准。再往前走一步,他卖给你的无非就是他脑子里的胡思乱想了。
——黄卫平《经济全球化及其格局》
(1)据材料一概括,世界商贸活动的发展从最初到现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你生产的硬体东西越多,你要承担的这种无形损耗的损失,它会越大。而高一个层次的产业结构,它脑子思维的速度,一定快过你产业更新的速度,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你与他的差距不是越来越缩短,而是某种程度上,相对而言,越来越扩大。这是一种产业格局,就确定了我们所讲的全球化这样子一种格局的定位。所以在世界经济中间,大家可以看到,美国他之所以强大,是跟他产业本身有相当大的这种关联的。……所以美国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利益获得者。
——黄卫平《经济全球化及其格局》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说“美国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利益获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巨大的贸易逆差本身,它也意味着是一种力量。你琢磨一下,今天这个世界贸易的格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平衡掉之后,还处于贸易逆差的,一个是非洲,一个是美国。美国的贸易逆差,数字极大。你换一个角度,逆向思维一下,这个贸易逆差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是世界商品的最终实现者。比如说一个国家,它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能够达到一万亿美元的话,而其中10%或者将近10%,都需要在美国这个市场上去实现,直接的,间接的,你说是我卖东西的更为强大,还是他买东西的相对更为强大,如果他不要了,给你造成是什么影响,显然是大量人员的下岗,显然是过剩商品充斥你的市场,彻底毁掉你这个市场,这是商品运行的规律。那你要由这个角度讲,其实美国人巨额的贸易逆差,给他带来相当大的好处。
——黄卫平《经济全球化及其格局》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巨额的贸易逆差给美国带来了怎样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从卖原料、初级加工品、深加工品、标准到卖思维。
(2)原因:以高新技术的创新为基础;在世界经济中居主导地位;通过制定经济规则和领导国际经济组织来保护自己的根本利益。
(3)好处:提高了美国产品的竞争力;便于抑制通货膨胀;便于控制别国经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伽利略由于坚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并出版《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终于激怒罗马教廷,虽然在教廷上他抱着顺从的态度,表示忏悔,但却始终没有放弃科学规律的认识,当其在忏悔书上签字时嘟囔着说:“可是,地球还是在运动啊!”这一历史反映了
A.当时宗教对科学进步的阻碍
B.科学家不畏权势的探索精神
C.教廷允许科学作有限的发展
D.“日心说”得到广泛宣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目中涉及的是科学的发展受到了宗家的阻碍的事件,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BC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使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自自主的是
A.团结世界人民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归纳建国初期外交工作基本方针、含义及意义
内容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
主义阵营一边
在保障革命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孤立
因此B符合题意。
点评:新中国初期“另起炉灶”的方针,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决的是和外国(主要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时机和条件问题;“一边倒”,但绝不是盲目的顺从苏联,而是指在两极格局中,新中国要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并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作坚决斗争。这三条方针都是为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而提出的,这些方针把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改造成了新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