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其目的不包括
A保证祖国统一 B促进民族团结 C实现民族平等 D减轻外来压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依据新中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是出于加强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我们在建国后的民族政策是在完全独立自主的情况下制定的,与外来压力没有什么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对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会见法国代表团时说:“(欧洲)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赢得战争(指‘冷战’)胜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美国支持“共同市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美国希望欧洲一体化为美国霸权服务
B.欧洲一体化有利于美国对其加强控制
C.欧洲一体化增强了其对抗美国的实力
D.“冷战”形成是欧洲一体化的必备条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欧洲走向联合原因主要是欧洲实力衰落,为了摆脱美国控制和苏联威胁,故B说法不正确;“冷战”形成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故D说法不正确;C项不能说明美国支持“共同市场”的实质。美国支持“共同市场”是从其自身利益考虑,故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时间
| 王韬的主要活动
|
1849年
| 受英国传教士邀请,入英人所办墨海书馆工作
|
1862年
| 因上书太平天国一事被清廷发现并追缉,在英国驻沪领事帮助下逃亡香港。滞港期间,协助英华书院将十三经译为英文,兼任香港《华字日报》主笔
|
1867年
| 漫游法英等国,应邀前往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作学术演讲
|
1874年
| 在香港集资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时政
|
1879年
| 应日人邀请,前往日本考察四个月,写成《扶桑游记》
|
1886年
| 主持上海格致书院,推行西式教学
|
1894年
| 孙中山拜见王韬,王韬为孙中山修改《上李傅相(李鸿章)书》
|
材料二?由本以治末,洋务之纲领也。欲明洋务必自此始。
——王韬《弛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充足,商贾之转输负贩及于远近,为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
——王韬《纪英国政治》
(1)据材料一,说明王韬生活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其主要贡献。(12分)
(2)概括材料二观点并作简要评价。(8分)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王韬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一,指出其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背景:政治上:民族危机严重,太平夭国运动兴起及失败;经济上:洋务运动开展,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并发展;思想上:西学东渐,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向西方学习(6分);贡献:传播西方思想,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变革。(6分)
(2)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分)评价:促进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不能真正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没有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6分)
(3)变化:从主张中体西用到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4分)原因:对西方国家学习、考察,增强对西方社会的了解,使王韬认识到中国落后根本原因是政治制度问题。(2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一表格文字中能够直接归纳出王韬参与实践的时代背景,即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总结,政治上,民族危机严重,太平夭国运动兴起及失败;经济上,洋务运动开展,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并发展;思想上,西学东渐,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向西方学习;其主要贡献是担任《华字日报》主笔有助于传播西方思想,英日学术演讲能够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为孙中山修改政治书信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2)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结合所学可对其作如下评价:促进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不能真正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没有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一文字内容,可以看出王韬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是从主张中体西用到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材料一中能归纳出推动王韬思想发生重大改变的主要原因:对西方国家学习、考察,增强对西方社会的了解,使王韬认识到中国落后根本原因是政治制度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武昌起义后,清政府起用袁世凯的直接原因是
A.袁世凯手握兵权
B.镇压南方民主革命的需要
C.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D.适应帝国主义列强的要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为再认再现类选择题。清政府起用袁世凯并不自觉自愿的主动行为,而是因为辛亥革命威胁到帝国主义在华权益,清政府的统治又在革命的打击下土崩瓦解。迫于帝国主义的压力,清政府于是决定扶植袁世凯作为其统治中国的代理人。因此应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新技术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
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与弊,对于各国来说都是均等的
③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产物就是知识经济的发展
④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是对立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对发达国家有利;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是相互联系的,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具体的表现形式,对经济全球化既有推动作用,也有矛盾的一面。②④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