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 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北宋“三冗”问题是指“冗官”“冗兵”和“冗费”。结合相关史实及所给的选项可知,出现这三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官僚机构和军事体系的庞大、战争费用高。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故与“三冗”无必然联系。此题应选D项。
点评: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宋朝建国后,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集中军权、财权和行政权,加强了君主专制集权。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冗官、冗兵、冗费问题严重,形成“积弱”和“积贫”局面。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宋仁宗景佑元年五月)程琳上疏论:“兵在精不在多,河北、陕西军储数匮,而招募不已。其住营一兵之费,可给屯驻三兵。昔养万兵者,今三万矣。……天地生财有限,而用无纪极,此国用所以日绌(短缺)也。”对此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程琳建议减少军队员额
B.程琳认为国用日绌的原因是冗兵、冗官、冗费
C.程琳认为过量的兵员虚耗了国库储备
D.程琳认为北宋军事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弊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图2所示是宋朝的神臂弓,王安石变法中负责生产和管理这一兵器的是( )

A.盐铁部
B.度支部
C.户部
D.军器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根据漫画“王安石变法”,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联系所学知识,简述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
(2)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
(3)王安石为人正直,心系天下,但其变法却不甚得民心,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一结果?
?
参考答案:(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在理财方面,实行了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在整顿军队方面,他精简军队,还实行了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还改革了科举制度。
(2)从图一中,反映出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有些反对变法的人混入变法队伍,出现了用人不当的问题;从图二中,反映出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重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但是忽视了减轻人民负担;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利益,阻力很大;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老百姓利益的事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安石)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官薄其息而反救其乏,则青苗之行矣。
材料二(苏辙)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材料三(王安石)臣以为,苟能抑制兼并、理财……不患无财。
——以上材料均摘自邓广铭《王安石》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三,指出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苏辙是站在什么立场上评论王安石变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上所述,王安石和苏辙的对立属于什么矛盾?谈谈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抑制大地主、高利贷者,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2)大地主、大官僚立场上。
(3)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都属于封建统治阶级,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王安石通过抑制“兼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巩固了封建国家政权,有利于农民发展生产,也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建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