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罗斯福总统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幽默地说,自1933年以来,“新政医生”这个内科专家 把这个国家的急性内科病医治好了。可是,这个病人康复之后,又在1941年12月7日 碰到一场严重意外事故折断了骨头,“新政医生”对这种病完全是外行,于是它就把病人介绍给“胜利医生”这个外科专家。这反映出当时(?)
A.美国战略重心发生转移
B.罗斯福新政彻底解决了经济危机
C.国际形势的变化中断了美国经济建设进程
D.美国谋求世界霸主地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改变了美国的对外政策,美国的战略中心也因此而发生变化,罗斯福新政只是缓解了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的影响,并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经济危机,排除B,国际形势虽然发生变化,日军偷袭珍珠港虽然给美国带来严重的冲击,但是并没有中断美国经济建设的进程,排除C,美国谋求世界霸主地位是在二战后,排除D。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罗斯福实施新政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转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
[? ]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B.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
C.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D.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在经济上影响深远的是:(?)
A.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C.缓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
D.促使美国经济复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罗斯福新政在经济上影响深远的是推动了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答案选A,B是其政治影响与题中经济影响不符, C是其所起的社会作用, D是其直接的经济影响而非深远影响。
点评:“罗斯福新政”是高考中的热频考点,近年来从多种史观的角度重新解读“罗斯福新政”成为最新颖的模式:
(1)现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3)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4)生态史观:罗斯福新政减少农业种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09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针对日益严重的国内经济危机,签署了经济刺激计划。在70多年前,美国曾施行了类似的政策,史称
[? ]
A.马歇尔计划
B.布什计划
C.里根计划
D.罗斯福新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两个伟大人物进行了两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即列宁在苏俄采取新经济政策,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都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
B.都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
C.都符合本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D.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项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而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