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确立了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地位,基本消灭了私有制,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也标志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因此选A。B是在1949年,C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D是在21世纪初,都与题意不符。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二战的悲剧使人们开始认识到世界经济的混乱、各国利己主义政策是危机加深,并走向战争道路的重要原因,为此,二战后重新规划世界经济秩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建立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稳定经济
B.成立联合国,管理各国经济
C.建立有效机制使世界经济向着制度化、体系化发展
D.建立关贸总协定,消除贸易壁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二战后重新规划世界经济秩序采取的主要措施:1944年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成立关贸总协定。A、D都仅是其中一方面,C项包含A和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20世纪中期以后却走向合作,这说明了
A.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是出发点
B.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
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实际上主要阐述了德法关系由仇恨到合作这种现象,尤其是合作说明的问题是什么,法德两国在近代历史上彼此战争不断,但双方都不是赢家,因此战后两者走向联合自强的道路,以追求双方国家利益的最大化。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德法关系发展历程的认识和理解,从中得出理论认识。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读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材料中,“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反映出,人们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与此种情况相对应的应该是大跃进,故此题选C项
点评:关于大跃进要知道其影响。大跃进的进行,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民生产积极性严重挫伤;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北宋司马光认为历史上的治乱兴亡都有共通的道理,应该从中总结经验,为当下社会提供借鉴。于是,他历时19年编撰完成《资治通鉴》。此书体裁是(?)
A.传记体通史
B.编年体通史
C.断代史
D.史学评论文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