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资料一:文献记载中国官方与台湾住民的接触,可以追溯到三国或隋代,台湾与大陆有着极其密切的历史关系,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资料二:文献记载中国官方与台湾住民的接触,最早的可能可追溯到三国时代,或在隋代。假设文献记载的岛屿的确指台湾,这类的接触也是偶发的、不连续的,数百年难得发生一次,在本质上不是隶属的关系。我们甚且可以说,正由于有这类的记载,我们可以确定台湾不是自古即为中国领土。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两段文字?
A.资料一为历史事实,资料二则是历史解释
B.资料一为历史解释,资料二则是历史事实
C.学者引用相同史料,可能获得不同的结论
D.两者引用相同史料,结论不同,当有一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1840—1919年的八十年间,可以说是中国社会震动最烈,经济变迁最显著的非常历史时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该阶段“经济变迁”的是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洋务企业的兴衰
D.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逆向思维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史料关键信息的准确把握,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840—1919年”,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洋务运动兴衰都属于1840—1919年间,A、B、C项不符合题目要求;而官僚资本主义兴起于1927年之后,不属于该时段, D项符合题目要求。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11年3月28日,新开馆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根据史学界对“司母戊鼎”内壁铭文(下图)的重新解读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史学界解读的依据和方法可能是

A 91EXAM.org.进一步研究古代文献
B.青铜器的纹饰与功能
C.与同期青铜铭文对照
D.研读古文字构造方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后母戊”青铜方鼎(曾称“司母戊鼎”),因器腹部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而得名,“后母戊”是某位商王母亲的庙号。所以鼎更名的原因为C项。A、D材料无法体现;B明显不适合,从青铜器的纹饰与功能判断不出来。
点评: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法国受到英国人入侵的危急时刻,圣女贞德挺身而出,号召人民英勇参战,赶走英国人。圣女贞德的壮举促进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形成。英法之间这场战争是
A.十字军东征
B.玫瑰战争
C.百年战争
D.三十年战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贞德是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法国的民族英雄。A、B、D与贞德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989年,亚太地区建立了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洲联盟成立。这些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减弱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据所学内容分析可知,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都是区域集团组织。它们的建立表明了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