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图是“1955—2000年日本GDP增长率变化表”。下列关于图中圈出时段日本经济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采取了“多市场,少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
B.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发展速度开始下降
C.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大国
D.日本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中国主要出口物历年海关报告表
?
| 1871-1873年
| 1891-1893年
|
茶叶
| 1022159公担
| 1055064公担
|
蚕丝
| 37529公担
| 59946公担
|
大豆
| 57506公担
| 760522公担
|
棉花
| 8486公担
| 290417公担
|
----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光绪十四年(1888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至华商连年折阅,遐迩周知。据皖南茶厘总具详,光绪十一、十二年两年,亏本自三四成至五六成不等,已难支持;十三年亏折尤甚,统计亏银及百万两,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亦因之交困。”
----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出现了一种杌齁不安的现象。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都市。
---- 摘自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
材料四: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人,至1893年增至2350人,从占人口的5.1%上升6.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 摘自皮明麻《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五: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的五十年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1.3万亿元左右。而1912年至1919年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万亿元,8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所揭示的经济现象,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概况。(6分)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至1919年“8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的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1)材料一:农产品出口量不断增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已大大加深;材料二:中国经济已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是以出口为目的商品性农业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材料三:外来资本主义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破产。流入城市的农民日渐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劳动力。(6分)
(2)西方列强侵略下,通商口岸被迫开放;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小农经济日益破产,农村人口城市流动。(4分)
(3)民国的建立,激发了资产阶级振兴实业的热情;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倡导使用国货;一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减少;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4分)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1)根据材料分析经济发展概况,在提取材料信息时要注意关键信息。材料一出口增加,商品化程度高;材料二,中国的商品受制于外国人;材料三 农村破产,农民进入城市。(2)材料三 农村破产,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材料四,注意两个省略号后面的句子,进行总结就是原因。(3)回答此问主要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属于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主张的是(?)
A.天理的核心是“仁”
B.理比气更根本,理先于气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强调“知行合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近代的上海“无论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得稍有赢余,及莫不竞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倡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旺族之家”该段材料表明
①打破服饰的等级规定?②出现商业化平等化的特征
③趋新求异的奢华风尚?④民国法令推行服饰民众化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无论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得稍有赢余,及莫不竞以衣服炫耀为务”反映了近代上海各阶层都重视穿着打扮,以炫耀服饰为荣。说明原有的思想观念、等级制度遭到冲击,奢华之风盛行,①②③符合材料;④没有体现;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迁徙
|
大规模人口南迁
| 时间
| 原因
| 影响
|
第一次
| _____;
| ? (1)______; (2)自然灾害; (3)______。
| (1)给南方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2)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带动了政治中心的南迁。
|
第二次
| 安史之乱;
|
第三次
| _____。
|
中国古代人口迁徙的方向,除了由北方向南方迁徙外还有哪些迁徙方向: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迁徙 大规模人口南迁 时间 原因 影响 第一次 两晋之际 (2分) ? (1)战乱;(2分) (2)自然灾害; (3)统治者的政治需要。(2分) (1)给南方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2)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3分) (3)带动了政治中心的南迁。 第二次 安史之乱 第三次 两宋之际 (2分) 中国古代人口迁徙的方向,除了由北方向南方迁徙外还有哪些迁徙方向: (1)中原人口向边疆地区迁徙;(3分) (2)少数中国人向海外迁徙,开发南洋;(3分) (3)北方的少数民族南迁,与汉族杂居。(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