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9年全世界有10亿人口在挨饿,今年下降为9.2亿左右。要解决这一世界性的难题,首要的途径是
A.缩小贫富国差距,提高贫穷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
B.加强生物科技研究,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
C.加强人口管理,控制人口无限制增长
D.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业投资,扩大农业生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最近一知名律师出席某电视访谈节目,讲到他在上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后,接触的第一个案例是一名陕北的农村妇女将长期对其进行虐待的丈夫告上法庭,最后其夫被绳之以法。下列某班学生的观后感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②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
④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1980年代普通农村妇女将虐待她的丈夫告上法庭,这能说明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和法治建设取得了新成就,③④两项符合题意,①②两项与题中该妇女的行为无关,故答案选C。
点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发展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在1954年宪法出台之前一直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可以视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雏形,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开启了社会主义法治进程,而“文革”使得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遭受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得以恢复和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双百“方针是毛泽东在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即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和学术问题“百家争鸣”,目的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由此分析可得出A、B、C选项提法都限制了文化艺术领域里的自由发展。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30年来,“八二宪法”成为国家生活的重要内容,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1982年宪法规定①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②恢复1954年宪法规定设立的国家主席。③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④改变农村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体制,设立乡政权。⑤取消实际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
——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依据材料结合相关知识,概括1982年宪法产生的背景以及成果。(8分)
“八二年宪法”颁行30年来,“修宪”与社会发展同行。
1988年
| (增加)“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
1993年
| 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
1999年
| (修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04年
| (修订)“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增加)“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
?
(2)阅读上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题,选出3个相关的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在这一主题下,再补充两个相关史实,并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8分)
要求:关键词选择准确;补充史实得当;阐释说明与主题相符;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成为新时期的指导思想。(2分)成果: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和机构(2分);加强基层政权和民主建设(2分);推动中国民主法制建设。(2分)
(2)关键词(1分)史实(4分)阐释(3分)
本题解析:
(1)1982年宪法是在文革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的指导下制定的,为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做出了巨大地贡献。
(2)类似问题无具体的答案,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审清题意,把握题目中时间概念涉及的事件覆盖了哪些朝代,国家或地区。第二,弄清求答内容涉及的是背景、内容、影响,或者是政治、经济、民族、国防关系、思想科技文化等哪一方面或哪几个方面。第三,明确该题解题要求是属于比较、分析、论证、叙述等。第四,回归教材,纵向或横向的梳理所涉及的知识点,然后根据题目设问的要求进行整理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出现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西方文明的传入
B.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C.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D.辛亥革命的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材料可知近代在服饰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在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改革。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