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试题强化练习(2018年最新版)(七)
2018-10-13 06:16:16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25分)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法治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是……治理国家的最高权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1)材料一中韩非子认为“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与此相比,材料三对“法”的看法又有何不同?(3分) 材料二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法学家耶林格《罗马法精神》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马法的发展过程,并简要说明其对后世的影响。(8分) 材料三 “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梁启超强调应把立法权“操于众人”的历史背景。(6分) 材料四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1:1。 ——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4)根据材料四,说明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纵观材料反映的情况,概括说明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8分)
2、选择题 一个雅典的公民,他身上不会发生的事情是 A.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 B.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C.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D.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
3、综合题 材料解析题(共26分) 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相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东西方各自建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4分) (2)雅典的制度对后世有借鉴作用,试述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历程。(6分) (3)材料二中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说明秦朝的制度存在着什么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汉、唐、宋、明四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10分) (4)材料三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作者对此看法如何?(6分)
4、选择题 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直接体现了罗马法的 A.法律至上 B.人文精神 C.自由公正 D.人民主权
|
5、综合题 (13分)某校高三(1)班组织进行了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研究性学习。
第一组探究主题是“古代的东西方政治文明”

(1)请你完成上面的研究表格。(4分)
(2)从史学研究的角度,作为历史材料,图一与图二的主要区别在哪里?(4分)
(3)第二组同学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则历史
短文,题目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为此,他们选用了以下四个关键词:“民主政治”、 “希腊文明”、“催化剂”、“暴力
机器”。
请你依据这些关键词,把这则历史短文写完整。(5分)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
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00字以内。)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