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把家庭承包这种经营方式引入集体经济,形成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农户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又坚持了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必要的统一经营。这种双层经营体制,在统分结合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容纳不同水平的生产力,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这是我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的伟大创举,是集体经济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绝不是解决温饱问题的权宜之计,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有任何的犹豫和动摇。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
材料二:城市企业是工业生产、建设和商品流通的主要的直接承担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为了增强城市企业的活力……必须在企业内部明确对每个岗位、每个职工的工作要求,建立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回答,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点及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并谈谈你的认识。(7分)
参考答案:
(1)特点: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户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4分)
意义: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4分)
(2)共同点: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注重调动个体生产者的积极性;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4分)
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注重改善民生等。(3分)
本题解析:(1)只要能够寻找材料一中的有用信息即可直接利用这样的信息答出特点: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农户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可从农民的利益、农业的发展(局部看待)和改革的本质及长远影响(从本质、整体、长远等角度看问题)分析其意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主体成分、劳动者的积极性、经济责任制的多样性等角度归纳共同点,任答两点即可。关于认识,言之有理即可,答最好答出改革的前提、改革的思想方法、改革的长期关注重点等中心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
材料二 为什么一谈到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987年2月)
材料三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
?——《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12月)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芡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文中包含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文中所阐述的思想有何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以上材料指出,邓小平的上述言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是否一致?为什么?你对此有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能以计划与市场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用市场方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2)更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说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3)一致。因为其符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认识:邓小平的探索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党和人民的重大认识问题,指明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是必然的,走西方道路行不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为新中国建国后某一时期的漫画,名为《刻舟称瓜》。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运动
D.真理标准大讨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7年陈云作了题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他说:“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还是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体现了中共八大会议精神
B.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
D.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提出是在
[?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