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宋代中书门下掌管财政
C.元朝中央只设尚书省
D.明太祖废丞相设内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门下掌管行政,财政由三司来掌管;元朝中央只设中书省;明太祖废除丞相,设立殿阁大学士,内阁是明成祖时设立的。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丞相制度的演变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目前,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①全方位?
②多层次?
③宽领域?
④成熟完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工人工资水平低,造成购买能力低,这样就出现生产相对过剩,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故选B。A项说的是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C?项是说的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D项说的是政策原因。ACD均与材料无关。
考点:29--33年经济危机
点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无法解决。在这一矛盾下,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资本家盲目生产的本性和有效需求不足,必然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会频繁发生。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到:“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观察家来说,在1760-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疯狂的追求发明”。这种精神可能出现在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这个时代疯狂的追求发明”发生在1760-1800年之间,这符合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特征,所以答案选B,A C D三国工业革命开展均晚于此时。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点评:两次工业革命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仔细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成为高考经常考查的对象。尤其是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的异同比较更是比较对象中的重点,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自由贸易的阶段,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6世纪首发于德意志的西欧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控制的斗争
D.早期资产阶级进行的反封建斗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是在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会对人的精神上的控制,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早期资产阶级进行的反封建斗争。故选D。A项说的是现象;B项说法错误,新兴的教派并非罗马天主教会内部派别;C项错误,此时反罗马教廷控制的主力并非封建君主。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宗教改革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