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开展洋务运动,日本实行明治维新,两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材料一
?
材料二?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三? 1898年夏(皇帝)颁布了一系列彻底改革法令,那段日子称为“百日维新”。……但是,这些措施始终停留在纸上。维新派缺乏经验,他们的法令只得让内心极不赞成的保守官僚去贯彻。……他们密谋策划,企图除掉皇太后和她周围的顽固分子。但是,皇太后却先行一步,她在军队的支持下发动政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图片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所采取的相关措施。(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6分)
(3)指出两国君主对改革的态度,说明改革对两国君主制度产生的不同影响。(4分)
(4)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
(1)措施: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②吸收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发展近代工业;③发展近代教育,培养人才。(6分)
(2)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6分)
(3)都支持。
不同影响:日本由君主专制政体演变为君主立宪制;中国君主专制统治陷入危机。(4分)
(4)维新派缺乏经验;保守官僚的抵制,使变法措施始终停留在纸上;顽固派依靠军队发动了政变;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有贪大求全。根本原因是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
A.1889年宪法颁布——确立君主立宪制
B.日本的制度比俄国先进——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
C.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确定“征服满蒙”方针
D.战后美国扶持日本——成为美国经济附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材料一 :三、各藩不得隐藏犯法之人。
四、各藩大名小名及其所属役士卒等人,如有发现叛逆或杀人者,应即迅速逮捕法办之。
五、从今以后,本藩之后,不得与他藩人交往……
九、规定各大名参觐时之随从人数。参觐之时,各应按照身份行事。
----摘自1615年颁布的《武家法令》
材料二:规定各大名、小名须轮替居住于江户城中。参觐之期,定于每年之四月。……往来江户的悉应遵照法令规定,随从多寡,各按身份行事。?---摘自1635年颁布《武家法令》
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对各藩大名和小名作了哪些要求?
(2)材料二的规定对各藩大名和小名的要求是放松还是更严?为什么?
参考答案:(1)第三、四条规定各藩应迅速逮捕叛逆者或杀人犯而不能隐藏。(3分)第五条规定各藩之间不得相互往来。(3分)第九条规定大名参见将军时所带随从人数要严格符合身份规定。
(2)更严;(2分)因为各藩大名和小名轮替居住于江户城中和定期朝见,实际上是将军对各藩大名和小名加强控制。(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史料和理解史料的能力。注意从题中提取有效信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读下列1875-1913年日本煤矿开采量和1872-1914年日本铁路铺设示意图。结合所学的知识,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殖产兴业”政策推动了煤矿开采和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B.煤矿和铁路等企业被无偿地转让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资本家
C.图示时期的日本近代企业大部分被政府控制
D.图示时期的日本走的是英国工业革命之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时间“1875——1913”“1872—1914”可知这一时期处于明治维新时期,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殖产兴业”政策推动了煤矿开采和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故A项正确;煤产量增加,铁路里程的增加说明日本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与B、C两项无关,故排除B、C两项;英国工业革命是从轻工业开始,题干不能看出日本走的是英国工业革命之路,故D项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日本明治政府决定? (? )
A.废藩置县取消特权
B.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C.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D.承认土地私人所有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读材料,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决定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