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预测(2018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两层含义,从专制主义的角度来看,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从中央集权的角度来看,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因此这两大矛盾是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皇权与相权,因此答案为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能做到这一点的根本原因在于(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中国古代商周中央政府并不能向农民直接征税,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以后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中央才能够直接向农民征税,故选C。A项是对户籍进行核查进而征税的制度;B项是隋唐时期的中枢权力机构;D项是元朝的地方行政体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西汉的中外朝制度、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是其改革的重点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三公九卿制中利用御史大夫监督宰相、西汉的中外朝制度分散宰相权力、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把相权一分为三,通过这些分析可知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消弱相权加强君权,故答案选B项,A、C、D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进·强化君主集权。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他,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天子与诸侯的权利与义务,诸侯要定期觐见、朝贡天子并提供军赋和力役,这是西周分封制的情况;材料中“一不朝…再不朝…三不朝”,反映了当时有诸侯“不朝”的现象。材料中无法体现天子和诸侯的宗族、姻亲关系。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8分)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3分)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6分)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美国的历程》
(3)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型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4分)
材料四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4)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何特点?(2分)
材料五 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和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
---摘自建国初期民盟主席张澜的一次讲话
(5)材料五中的“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在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具有怎样的地位?(3分)
参考答案:(1)表现: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3分)
(2)完美之处:不流血、妥协。(2分)
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 ;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4分)
(3)建立联邦政府,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原则和相应的民主原则。(4分)
(4)特点:立法与行政统一;议员没有特权。(2分)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 评价: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2分)
本题解析:(1)”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材料中的集权体制就是秦始皇首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始皇设立丞相制度,是为了辅佐皇帝治理天下,但是相权很大威胁了皇权,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明朝废除宰相制度,首辅大臣兼有宰相的职责却没有宰相的权力。
(2)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和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再现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政变,完美之处在于不流血、妥协。“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关于英国政府权力的分配,通过《权利法案》等法律文献和一系列的原则精限制束国王的权力,并使首相对议会负责,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这些根据所学知识可解决。
(3)针对“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弊端,建立联邦政府,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古代民主的局限主要表现在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而美国建立的代议制民主是对其的突破;同时,美国在广土众民的疆域上实现了共和制也是对小国寡民制度的突破;当然,美国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通过分权制衡维护和保障民主。
(4)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和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比较思维能力。“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其特点是立法与行政统一;“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结合材料可知巴黎公社的议员和资产阶级的议会制不同,议员没有特权。
(5)从材料来源看,是建国初期,“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从内容分析,材料反映了人民主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结合教材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亦称“君主立宪”。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如英国从法律上看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国家的化身”但实际上英王的权力虚有其表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在现代英国国王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权力象征。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三公九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唐朝君主专制的加强·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制;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议会至上;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位;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