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预测(2018年最新版)(一)
2018-10-13 07:24:36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读下面几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了政权。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材料四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北宋汪洙《神童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赵恒《励学篇》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2分)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2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四回答,科举制对宋朝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观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选择题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西周,请判断哪些同学能被封为诸侯 ①甲同学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②乙同学是周朝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③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是开国功臣 ④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3、选择题 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B.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D.为巩同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
4、选择题 周代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配七鼎,大夫用五鼎,士则用三鼎或一鼎。这一规定主要体现的是 ( )
A.宗法观念
B.等级观念
C.专制思想
D.分权思想
5、选择题 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宗族力量,维护统治的稳定。研究宗法制度可考察:
A.长城遗址
B.曲阜孔庙
C.陕西黄帝陵
D.京杭大运河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