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A.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B.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C.洋人发明的火车
D.中国人自行制造的飞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既然是沿江居民当然最有可能乘坐水上交通工具,水上交通工具只有AB两项合适,当然军舰并不是居民随随便便就有可能乘坐的,因为它是用作军事的。所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说:“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对?”台湾与大陆合作是双赢,说明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性
B.台湾当局鼓励人民到大陆投资
C.和平解决问题,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
D.台湾当局推行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台湾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的表态说明海峡两岸根脉相连,两岸合作而非对抗,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故选C。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一国两制的内容;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D项材料并未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晃错复说上曰:……今 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无休息.?
——《汉书食货志》
材料2?汉氏减轻田税,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而豪民侵凌,三十税一,实什税五也.父子夫妇终年耕耘,所得不足以自存.?
——《汉书王莽传》
回答:
①从所给材料中可以看出西汉初时期农民有哪些困苦?
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初与西汉末年农民困苦的不同原因和共同原因?
参考答案:①赋税重,田税实际负担也重.
②西汉初年因为长期战争后经济贫困,徭役沉重,特别是编户制度对农民的控制,西汉后期则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贵族、官僚和大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而剥削沉重.共同原因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本题解析:封建治世的实际情形如何,我们往往会受到封建史学家的文字片面描绘而搞不清楚,多接触一些其它材料是根有好处的,治世与乱世的区别在哪里,学生也可以通过对本题的阅读和练习得到较为准确的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对粮食、食用油、棉花、棉布实施统购统销政策,其直接目的是( )
A.调动各阶级、阶层力量巩固人民政权?
B.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稳定物价,保障人民基本物质生活需要?
D.尽快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建国初期,由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城镇人口猛增,导致各种生活用品需求量激增,因此,国家采取了统购统销政策。所以,稳定物价,保障人民基本物质生活需要是实施这一政策的直接目的。?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君,舟业;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反映了唐太宗
A.民本思想
B.农本思想
C.君治为本的思想
D.任用贤臣的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