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巩固(2018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秦朝之所以能实现统一“法家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秦朝“短命而亡”法家的严刑峻法、残暴统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此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秦朝实现统一和短命而亡”既能体现法家思想的积极作用,同时又能体现法家思想的消极作用,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而不是其他的三个选项,例如,分封制的确立和瓦解和法家思想是没有密切关系的。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勤政”皇帝,每天要处理200多件奏章,400多件政事。导致朱元璋如此勤政的主要原因是 (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政务繁忙,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及丞相,使君主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出现了皇帝政务繁忙的现象,故答案选择B项。材料没有反映朱元璋过人的智力与精力,故A项不正确;C、D项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和内阁制度的设立。
点评:关于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命题的角度有:(1)根据宰相制度废除的过程,认识其意义,或对相关材料作出正确的解读;(2)依据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变化,分析皇权与朴树的矛盾。同时,解答材料选择题一定要紧扣材料,即使某些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但如果它与题干材料无关的话,也不应选。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出……读书人渐渐从自己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得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责任……在私生活方面,亦表现出严肃的制节谨度。”(钱穆《国史大纲》)这一现象出现于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这一时期的读书人心中装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且注重道德修养,这主要是受到宋明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是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所以本题选C,A、B、D不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造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分封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作用。(6分)
(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影响。(6分)
(3)从政治角度阐述“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8分)
参考答案:(1)特点:对象为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目的是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诸侯国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威胁王权。(8分)
(2)郡县制。影响: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6分)
(3)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6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根据题中所给的地图,我们能够总结出分封的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这也是图中所反映出的特点。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系王朝的统治,这也是一切政治制度的目的。
(2)本题考查分析图表的能力。根据图中所画,我们不难发现图中描绘的是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郡县制的影响十分深远,首先我们要回答郡县制对秦朝的统治的影响,再回答郡县制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即可。
(3)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我们可知本题涉及的主要是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影响。辛亥革命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推翻了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此外它在思想领域也有很重要的影响——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某班举办题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利弊”的辩论会,正方观点: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弊大于利。正反方均收集到以下图文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
——摘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明朝改制后
材料三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摘选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图2所示的中央行政制度称为什么?(2分)
(3)材料二、三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什么趋势?(2分)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支持哪方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1)郡县制(2分)
(2)三省六部制(2分)
(3)君主专制不断加强(2分。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4)利:消除地方割据,维护国家统一;提高行政效率等。弊:容易形成君主暴政;压抑地方自主性;不利于新经济因素成长等。(4分)
本题解析:(1)由材料“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可知,秦朝统一之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有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由图2可知,在皇帝统治下,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在尚书省下有六部进行执行。这就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下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3)由材料二可知,秦朝开始设置三公,丞相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唐朝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到了明朝废除宰相制度,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由材料三可知,清朝设置军机处,一切大权由皇帝包揽。因此从材料二、三可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趋势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4)这是开放性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由题干“正方观点: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弊大于利”可知,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这可以从有利和消极的角度回答。即利:消除地方割据,维护国家统一;提高行政效率等。弊:容易形成君主暴政;压抑地方自主性;不利于新经济因素成长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