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何者,不可以代表士人的经世致用思想
A.“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B.“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C.“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经世致用思想强调学习、研究要服务于现实生活。B、C、D强调关注民生、关注国家,而A主张死读“四书五经”。答案为A。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
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
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由表格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从1957年到1960年,农业和轻工业比重大幅下降而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重工业比重甚至超过了二者之和,这说明农,轻,重的比例失调已严重失调,答案选C,A B D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十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点评: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十年建设时期,回顾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十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即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有许多教训存在,尤其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深刻教训发人深省。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以下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
B.始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
C.从诞生之初就具有两面性
D.最初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初是由官僚和地主等投资兴办民族工业而产生。从诞生之初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既有反抗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因此ACD均正确。B项错误,在反对外国侵略中,民族资产阶级是联合的对象而不是革命的对象。
考点:民族资产阶级与民族工业
点评: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在外国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的夹缝中艰难的生存发展。严酷的环境使得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呈现出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良的局面。这决定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既有革命的一面,也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一面。与此相关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需要掌握:民族工业在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辛亥革命的影响,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因日军的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是衰落萎缩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下列有关该时期农业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形成?
②传统小农经济开始成长
③江南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
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巴黎公社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这些规定体现出
A.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
B.和平夺取、平稳过渡的必然要求
C.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典范性
D.走向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