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980年我国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①上海 ②深圳 ③汕头 ④厦门 ⑤天津 ⑥海南 ⑦珠海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⑤⑥⑦
D.②③④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的再认、再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观察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A.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从法律上宣告封建制度的灭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成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1912年3月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颁布;《共同纲领》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而不是《共同纲领》的颁布,D项表述有误,其余均正确。故选D。
考点:中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
点评: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二者密不可分。现阶段中国只有在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同时,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增强法制观念,才能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A.美苏两极已经完全控制了世界
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相互对峙局面的出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1957 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两大阵营壁垒分明,对抗激烈。而同时欧洲国家由于在二战中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在以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表明新的力量已经孕育。材料中“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联营”的建立正反映了这一特点。故选B。A项错误,说法极端;C项错误,两极格局之下进行的是冷战,大规模的战争状态并未出现;D项错误,在新中国成立后,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即已出现。
考点:战后国际格局
点评:战后根据雅尔塔体系确立了美苏的势力范围,在此基础上,美苏进行了激烈的较量,发展成了冷战。建立了两极格局。在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日本的崛起和西欧的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地发展,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的趋势。在国际关系领域,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国际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 一个信奉基督的人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为了得救,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他相信上帝就可以丰丰厚厚地得到这些礼物。” 这段话应出自
A.薄伽丘
B.马丁·路德
C.伏尔泰
D.康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的信息是信仰即可得救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晋商等商帮活跃的时期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用新情境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明清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故选D。
考点: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点评:古代商业发展特点:
①商业产生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②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③政府逐渐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但长期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长足发展;
④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
本题难度:困难